碳纖維的發展歷程悠久且充滿變革。其誕生最早可追溯到 19 世紀,然而真正的商業化應用則在 20 世紀中后期才逐漸展開。
在早期發展階段,碳纖維主要用于一些簡單的領域,如電燈燈絲等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碳纖維的性能得到顯著提升。
20 世紀 70 年代,日本東麗公司發明了碳纖維 T300,這一突破為碳纖維在更多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。此后,碳纖維的性能不斷優化,T700 逐漸取代 T300 成為新一代通用級碳纖維。
T300 的出現標志著碳纖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和初步應用。而 T700 的誕生則反映了技術的進一步提升,其在強度、模量等性能方面相較于 T300 有了顯著改進,從而在航空航天、汽車工業等對材料性能要求較高的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。
近年來,T800 等更高性能的碳纖維型號也相繼出現。T800 在強度、耐高溫等性能上更具優勢,使得碳纖維能夠滿足更加苛刻的使用條件和更高的性能要求。
隨著碳纖維技術的不斷發展,T300、T700、T800 等型號的出現不僅推動了碳纖維行業的進步,也為各個應用領域帶來了更多可能性。它們在不同領域的應用,不斷促進著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。

在拉伸強度上,T300 的拉伸強度約為 3500Mpa,T700 的拉伸強度約為 4900Mpa,T800 的拉伸強度則達到約 5800Mpa 。T700 拉伸強度高于 T300 的原因在于其原絲技術的變革,例如從濕法紡絲轉變為干噴濕紡,以及碳含量和碳化溫度的差異等,這使得 T700 的纖維結構更加致密,強度得以提升。這種差異的影響在于,T700 在對強度要求較高的領域,如高端汽車零部件制造等,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,而 T300 則更適用于對強度要求相對較低的一般工業產品。
在拉伸模量上,T300 的拉伸模量約為 230Gpa,T700 約為 240Gpa,T800 約為 294Gpa 。在實際應用中,T300 常用于對模量要求不太高的產品,如一些普通的機械部件;T700 則適用于對模量有一定要求的場合,如中等性能的運動器材;T800 由于其較高的拉伸模量,更多地應用于對模量要求苛刻的航空航天領域等。
在伸出量上,T300 的斷裂伸長率約為 1.5%,T700 約為 2.1%,T800 約為 2.0% 。T700 相對較高的伸長率特點使其在產品的耐用性方面表現更為出色,能夠承受更多的拉伸和變形而不易損壞;而 T300 較低的伸長率則使其在柔韌性上稍遜一籌。在產品應用中,對于需要較好柔韌性和耐用性的部件,如一些復雜形狀的結構體,T700 可能是更好的選擇;而對于一些對柔韌性要求不高的簡單結構,T300 則能滿足需求。

在碳纖維 T300 的生產中,主要采用濕法紡絲工藝。這種工藝下,紡出的纖維表面呈樹皮狀,有明顯溝槽。然而,這也導致纖維的表面粗糙度相對較高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某些對表面要求較高領域的應用。
對于碳纖維 T700 ,則主要運用干噴濕紡工藝。該工藝使得纖維表面光滑,有利于提高其與樹脂等材料的結合性能,從而在復合材料制備中展現出更優異的性能。
碳纖維 T800 的紡絲工藝與 T700 類似,但在具體參數和細節上可能會有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,以實現更高的性能指標。
在碳纖維的凝固過程中,凝固液的選擇至關重要。對于 T300 、T700 和 T800 ,通常會根據所需性能來選擇合適的凝固液。
例如,若追求較高的強度和模量,可能會選擇特定成分和濃度的凝固液,以控制纖維的結晶度和取向度。在凝固過程中,參數如溫度、壓力和凝固液流速的變化,都會顯著影響纖維的性能。
溫度過高或過低可能導致纖維的結晶不完善,影響強度;壓力不穩定可能造成纖維結構不均勻;而凝固液流速的改變則會影響纖維的微觀形貌和孔隙分布。
這些凝固過程中的參數變化,最終塑造了碳纖維 T300 、T700 和 T800 不同的性能特點,使其能夠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。
在航空航天領域,T300 常用于一些次要結構部件,如飛機座椅、艙口等;T700 則應用于承受橫向機械應力的復合材料結構,如機翼部分;T800 主要用于關鍵的航空結構,如機身和發動機等。
在汽車領域,T300 適合汽車內飾應用,因其高質量能提供良好的內飾質感;T700 可用于高端汽車零部件制造,如發動機部件等,以滿足高強度要求;T800 則在一級方程式賽車等高性能汽車中發揮作用,有助于減輕車身重量,提高車輛性能。
在體育用品中,T300 可用于制作一些一般性的體育器材,如普通的健身器材;T700 常用于中等性能的運動器材,如自行車架;T800 則在對性能要求極高的體育用品,如高端釣魚竿、競技級別的賽車部件中得到應用。

性能方面,如果對強度要求較高,如在航空航天的關鍵結構或高端汽車零部件制造中,T700 和 T800 是更好的選擇。若對模量要求較高,特別是在需要高精度和高穩定性的場合,如航空航天的精密部件,T800 更為合適。對于一般工業產品或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應用,T300 就能滿足需求。
成本因素上,如果預算有限,T300 因其成本相對較低,是較為經濟的選擇。但如果考慮到長期使用和產品的耐用性,雖然 T700 和 T800 初始成本較高,但在使用壽命和性能表現上可能更具優勢。例如,對于需要頻繁使用且對性能穩定性要求高的產品,選擇 T700 或 T800 可能在長期來看更能節省成本。